部编本教材中的现代诗歌教学研讨——上海大学语文教育沙龙第一期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19/11/29  肖青峰   浏览次数:   


2019年11月29日下午,上海大学语文教育沙龙第一期活动在上海大学文学院306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共同举办,由上海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和创意写作中心承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倪兰教授,基础教育集团办公室副主任李志芳分别致辞。上海大学语文研究中心主任谭旭东教授,上海大学现当代学科带头人、新诗研究中心主任钱文亮教授分别开设新诗阅读和教学专题讲座。语文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集团臧文英名师工作室、邵炜名师工作室、集团各成员校、项目校的语文教师以及上大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生和上海师大的语文教育研究生等60余位出席沙龙。沙龙由集团办公室主管肖青峰主持。

倪兰副院长在致辞中对文学院与基础教育集团战略合作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她对集团在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上海大学语文研究中心聚焦语文教学研究,更好服务于集团教师培训和学生培养工作,期待双方战略合作向纵深推进、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李志芳副主任在致辞中代表基础教育集团对与文学院的合作以及语文研究中心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语文在塑造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培养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集团语文教师的培养和语文教学的研究工作、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对集团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待语文沙龙办成系列、办出品牌。

钱文亮教授讲座的主题为“现代诗歌的阅读”,他认为,诗歌在我们的生活与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借由诗歌,人类在不断向精神的深处开掘、不断探索思想的新疆域。他首先简要回顾了自己从事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的历程,他直言自己曾经是“一个狂热的诗歌爱好者”。钱教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简要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演进历程、美学特征及其艺术表现方式。他认为,现代新诗的出现,是文言向白话演进、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等多重因素推动的结果,现代新诗是启蒙的工具、更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他结合对沈伊默《月夜》、舒婷《致橡树》两篇新诗的分析,呈现了两首新诗对于人格独立主题的美学表达。钱教授还简要讲述了现代派诗歌的主要理论与诗学特征,包括语言的陌生化与多义性,隐喻、象征、反讽、通感等表达方式的广泛运用,并结合顾城《一代人》、北岛《回答》等诗歌“核心意象”的解读等方式,为在座的语文老师走近新诗、理解新诗打开了一扇窗。

谭旭东教授对新编语文教材选编新诗进行了简要评析,并重点分析了部编本一、二级语文教材中新诗的主要类型和诗学特征,同时结合具体篇目谈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接下来,他谈了自己对于语文教学的看法,认为在语文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精神,教学中既要用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要正视语文问题、敢于问教,成为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他强调,语文教学中诵读虽然重要,但更要重视学生的深度阅读、引导学生在语言世界中多体会、玩味,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随后,谭教授以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两首新诗《小小的船儿》和《浓碧》以及另一首短诗《公鸡生蛋》为例进行示范教学,谭教授对三首诗的解读视角独到、见解犀利,他的讲解流畅生动、教学语言的诙谐幽默,言之有理、论之生动,为在座的老师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赢得了与会教师的认同,极大激发了大家对于新诗教学研讨的热情。

此次语文沙龙还安排了研讨交流环节,上大附中王强老师、通河中学杨怡冰老师、上大附中实验学校桂治严老师、上海大学附属宝山外国语学校邵炜老师、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许翠单老师先后发言,交流新诗(诗歌)教学的经验与困惑,并与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研讨交流环节由上大附中语文教研组长王强老师主持。

沙龙结束之后,不少教师发表感言,有的老师说:这是一场精彩又幽默的诗歌饕餮盛宴,让我收获多多!有的老师说:两位教授幽默风趣又很纯粹,特别开心的一个下午!有的老师说:一下午将近四个小时、却一点不犯困......

在文学院和基础教育集团共同支持下,上海大学语文教育沙龙将紧贴基础教育的语文需求,围绕新诗、古诗词、童话、寓言、小说等文体的教学以及创意写作的教学,形成一个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语文教育沙龙系列,并努力打造成为宝山乃至上海有影响力的语文教育教学研讨平台。


上一条:2019年度“上大杯”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圆满落幕

下一条: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与盐城市滨海县开展教学交流研讨活动